三起三落 | 刚愎自用、井底之蛙

我在《美国申请结束 | 叹世界科技分布之不均》中写,在科大经历了三落三起。

我上大学前没经历过什么挫折,少数几个勉强算。但在科大,真真正正、结结实实地撞了三次墙。

第一次是大一大二,我延续了高中背公式的习惯。结果物理课啥也没学会。

第二次是大四,我一意孤行地非要去张的实验室,而不是去四处打听消息,看看能否去美国暑期研究或者能否去中国其他人的实验室(例如袁)。

第三次是研二研三,我没能坚定地支持我喜欢的研究方向(CBMI),锐气、心气所受打击甚至超过前两次。


亦有三起。

第一次是大三,潘必才老师帮我养成了推导公式的习惯,温泉老师让我看到了数学、物理应用在生物中的可能(特别是HH Model)。

第二次是研一,转到新实验室后,我度过了一段蜜月期,用研一下一个学期的时间就搞定了硕士毕业论文的内容。

第三次也是研二研三,我认准了BCI中恢复语音和恢复行走的两个子领域。


不要刚愎自用。

我最近发觉,文章里提到的几次失败(背公式、一意孤行、闹掰),更底层原因都是——刚愎自用、井底之蛙

因为刚愎自用,我没有问周围同学是怎么学会大一大二物理课的。

因为井底之蛙,我没有去打听中国其他研究成瘾的科学家、也没有去打听此领域的研究现状到底如何、也没有去打听出国和保研去外校到底需要准备什么以及需要多少钱。。

因为刚愎自用,我没有像其他同事请教如何妥善处理好和老板的关系、如何让他同意我做我想研究的东西。